GJB 6373-2008 机载测控设备标校方法

ID

E21781A40151488282F08FC290F19BA5

文件大小(MB)

0.49

页数:

10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7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,FL 1640 GJB 6373-2008,机载测控设备标校方法,Ground calibration methods on airborne TT&C equipments,2008-03-30 发布2008-06-01 实施,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,GJB 6373-2008,-t i —,刖 百,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,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司令部提出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柳华林、朱武宣、成求青、李巍、钟锐、张引林,I,GJB 6373-2008,机载测控设备标校方法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机载光学设备、惯导设备和卫通天线轴角零值的地面静态标校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机载测控站建设、机载测控通信设备安装位置的测量、设备测量零值和(或)天线指向,零值的标定,2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,其后的任何修,改单(不包含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准,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,的可能性。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,GB 12897-1991国家一、二等水准测量规范,GB/T 15314-199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,GJB 2228-1994全球定位系统(GPS)大地测量规则,GJB 5208-2004机载测控站测控信息实时传输规定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 1 特征点 characteristic point,飞机机身上具有已知机体坐标,用于检测、标定机体位置、形变的点,3. 2 机载测控设备 airborne TT&C equipments,在飞机上加装的测控设备,不含保障载机自身飞行的测量设备,3. 3 机载通信设备 airborn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s,在飞机上加装的通信设备,不含保障载机自身飞行的通信设备,4标校目的,标校的目的是建立机载测控站基准,标定机载测控设备与基准间的相对几何关系,5标校基本条件,5. 1载机与测控设备,载机应停在地面并处于静止状态。机载测控设备已完成装调校准工作,并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,5.2 测量基准,标校前应确定测量坐标系和对应的高程基准,5.3 精密工程控制网,5. 3. 1选点,应根据飞机位置布设控制点。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机体两侧,保证每个待用特征点至少有两个控制,点与其通视。在一般情况下,水平控制点兼作高程控制点,5.3.2 水平控制网的布测,按GJB 2228-1994中5.1规定的三级网精度要求,采用GPS联测法测定任意一点的大地坐标,并,按GB/T 15314-1994中第4章规定的三级水平控制网精度要求进行布测,5.3.3 高程控制网的布测,1,GJB 6373-2008,按GB/T 15314-1994中第5章规定的三级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进行布测,5.4标校仪器与专用标尺,5 .4.1标校仪器应按GB 12897-1991中表4的规定选用,按6.2的规定对仪器进行检查,其技术指标,应符合6.3的规定,5 . 4.2专用标尺应根据飞机腹部至地面的不同高度,采用不同长度的专用精密水准标尺,并在其顶部,加装用于精密对中的圆锥体(见图1),图1专用精密水准标尺,5.5环境,5. 5.1标校时环境条件应满足标校的要求。一般为天气晴朗,环境温度为常温,相对湿度不大于80%,风速不大于二级。周围无影响标校的建筑和设备,5. 5.2有特殊要求时,应满足标校的具体环境条件要求,6标校方法,6.1 载机水平姿态调整,6.1.1 载机顶起,用千斤顶顶起载机(顶起点位置由飞机维修手册确定),通过调节千斤顶,进行载机纵向和横向水平,调整,6.1.2 纵向水平调整,6. 1.2.1在机体纵对称面与机腹蒙皮相交线上取若干特征点,借助在载机附近建立的测量点,用精密,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各点相对同一水平面的高程,并求出各点之间的高差,调整千斤顶高度,使高差偏差,在限差范围内,6. 1.2. 2如图2所示,在载机机头、中部和机尾取N、D、J三个特征点,纵向调平以机体前部/点和,后部J点为调平基准,。点作为多余观测量,用于检核测量结果和监测机体变形。同时,在载机一侧建,立测量点M、跖、跖,图2载机纵向调平示意图,2,GJB 6373-2008,6. 1.2.3在M点设站,对4、。两点进行观测,分别读取对应的高度测量值念、如。按公式(1)求出,A,。两点间高差,AD 生.. ⑴,式中:,AD------ '/、。两点间高差;,力a------A点高度测量值;,而——。点高度测量值,6. 1.2.4在防点设站,对J两点进行观测,在祓点设站,对/、J两点进行观测,按上述同样的,计算方法计算两点间高差/坛J、AJ,6. 1.2.5将实测的/4D、/力DJ、/方AJ与理论高差分别进行比较,若其差值在限差范围内,则认为载机,已调平。否则,继续对飞机姿态进行调整,直至差值满足要求,6.1.3横向水平调整,借助在载机附近建立的测量点,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定载机水平标尺两端相对同一水平面的高,程,通过调节千斤顶,使载机水平标尺两端高差偏差在限定范围内,6.2载机航向测量,6.2.1 航向是机体纵轴在地面的投影与真北方向(大地北)的夹角。在载机调平以后,纵轴的地面投影,和纵对称面与地面的交线一致,通过测得纵对称面上两点的方位角,即可确定载机航向,6.2.2 如图3所示,在已知测量点A/、N上各架设一台经纬仪,利用平面测角前方交会方法(见附录,A)……

……